台灣茶

台灣茶|從高山到茶杯的韻味之旅

目錄

 

  • 台灣茶的風土與分類
  • 製茶工藝:八步淬鍊的藝術
  • 台灣主要產區與特色風味
  • 台灣十大名茶全解析
  • 如何沖泡台灣茶:茶香的開展儀式
  • 台灣茶的國際地位與選購指南

 

高山烏龍茶

 


前言:什麼是台灣茶?

台灣茶不只是傳統印象中的熱飲,更是一種融合自然風土、人文技藝與飲食美學的文化產物。

從平地丘陵到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高山,台灣擁有多樣的地形與穩定的氣候條件,使茶樹能在極具變化的環境中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風味。

這樣的多元性,讓台灣茶具有極高的辨識度與國際競爭力,也造就了「一鄉一茶、一山一味」的特色風貌。
 

本篇文章將以全面且實用的角度,帶你深入了解台灣茶的分類、製程、產區、代表茶種及泡茶技巧,並提供實際選購建議,協助你在生活中品味一杯真正來自土地的台灣茶。

 


台灣茶的風土與分類

台灣位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帶,具備多雨、日夜溫差大、土壤富含有機質等天然優勢,是世界少數具備高山茶條件的產地。

由於不同地區的地勢、氣候、溫濕度與植被差異,讓相同品種的茶葉在各地也能表現出不同的香氣與口感,這正是台灣茶迷人之處的起點。
 

就茶葉本身而言,台灣茶可依發酵程度區分為:不發酵的綠茶、部分發酵的包種茶與烏龍茶、完全發酵的紅茶、以及後發酵的黑茶(例如普洱,台灣本地不產,多為進口)。

其中,青茶類的包種茶與烏龍茶是台灣茶葉產業的核心類別,占據總產量與銷量的主要份額。

茶樹品種同樣對風味有決定性影響。

舉例來說,金萱茶(台茶12號)有明顯的奶香與滑順口感,深受新手與日常飲用者歡迎;

青心烏龍則為最常見的原生種,具備細緻的花香與穩定品質,是製作烏龍與包種茶的主力。

翠玉茶(台茶13號)擁有玉蘭花般的野性香氣,製成包種茶後尤為出色;

而紅玉(台茶18號)則以其薄荷與肉桂的交錯香氣聞名,為高品質台灣紅茶的代表之一。

 

台灣八大製茶工藝

 


台灣茶的製茶工藝:八步淬鍊的藝術
 

台灣茶之所以風味多層、香氣持久,關鍵在於繁複且精細的製茶過程,每一步都需要掌握時間、濕度與力道,才能穩定呈現理想品質。
 

整體製茶流程大致分為八個主要步驟,分別為萎凋、浪菁、殺菁、回潤、揉捻、乾燥、團揉與焙火
 

首先是萎凋,也稱為走水,這個階段透過日光或室內通風,讓茶葉水分降低,使葉片柔軟且香氣初步展現。

接著進行浪菁,也就是定時翻動茶葉,使其內外水分均衡,同時刺激細胞釋放香氣物質。

第三步是殺菁,使用高溫中斷茶葉內部酵素活動,避免過度氧化,此步驟多用於綠茶與青茶。
 

之後進入回潤揉捻階段,茶葉會先靜置回軟,再藉由反覆揉壓使茶汁附著於葉面,形成濃郁口感與香氣基底。

乾燥則是將茶葉中的水分控制至穩定含量,以便儲存與定型。

團揉通常見於球形烏龍茶,是將茶葉包布揉製成緊實球形,有利於日後沖泡緩慢釋放。

最後的焙火步驟則會依茶種需求調整火力與時間,用以強化香氣、降低澀味並延長保存期限。
 

這八大工序的細節,正是台灣茶在國際間享有「手工精緻、品質穩定」聲譽的主要基礎。

 

台灣製茶技術舉世聞名


 

台灣主要產區與特色風味

 

台灣茶區遍布全島,從北部的新北與桃園,到中部的南投與台中,再到南部的嘉義與台東,每個產地都因海拔、濕度與日照條件不同而孕育出風格迥異的茶葉。

 

大禹嶺茶區位於台中、花蓮交界地帶,為全台最高海拔茶區,地勢高峻、雲霧籠罩,使茶葉苦澀感極低,香氣清晰且層次分明。


梨山茶區平均海拔在1600公尺以上,氣候冷涼且多霧,茶湯入口厚實、回甘持久,並帶有獨特的冷礦味與果香。


阿里山茶區則因日夜溫差大、日照時間短,使茶葉發展出清新香氣與滑順口感,回甘明快,是高山茶的代表性產地。

 

杉林溪茶區受到杉木林包圍,茶湯帶有獨特的杉木香,質地柔順甘甜,品質穩定性高。


玉山茶區則以金萱與青心烏龍為主要品種,茶香甘醇,喉韻明亮,是中南部品茗愛好者的最愛。


鹿谷凍頂茶區為台灣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,以焙火厚實、耐泡性強聞名。

 

這些產區不只代表地理,更象徵茶葉文化的多樣性與職人精神的深耕。

 


台灣十大名茶全解析

台灣名茶種類繁多,以下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名茶及其特色:

 

  • 文山包種茶:淡雅花香、湯色金黃、滋味甘潤,為輕發酵青茶代表。
  • 木柵鐵觀音:焙火重、香氣濃郁、帶金屬與熟果氣息,風味層次豐富。
  • 凍頂烏龍茶:香氣厚重、回甘力強、湯色清澈,為中焙火烏龍之典範。
  • 高山烏龍茶:清香細膩、耐泡度高、湯色澄澈,代表台灣高品質茶葉水準。
  • 東方美人茶:小綠葉蟬啃咬後自然發酵,產生天然蜜香與果香,屬高發酵青茶。
  • 三峽碧螺春:綠茶代表,口感爽口、果香細緻,茶湯淡綠清亮。
  • 蜜香紅茶:自然蜜香、滑順柔和,適合冷熱沖泡皆宜。
  • 日月潭紅茶:阿薩姆與紅玉茶種為主,香氣厚實、湯色艷紅、尾韻明顯。
  • 鹿野紅烏龍:融合紅茶果香與烏龍滑順,茶湯琥珀、層次均衡。
  • 松柏長青茶:以四季春為主,香氣輕盈清新、口感柔順易飲。

 

這些名茶在不同季節、製程與風土中展現各自風貌,是體驗台灣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選擇。

 

東方美人茶

如何沖泡台灣茶:茶香的開展儀式

泡茶的過程,是香氣與溫度的對話。

 

建議使用的基本比例為每150毫升水搭配3克茶葉,水溫則依茶類調整:綠茶約80℃、包種與烏龍茶為90℃左右,紅茶可達95℃。

 

條形茶(如包種茶)可放略多些,球形茶(如烏龍茶)則不宜太多以免茶湯過濃。


首泡約1分鐘,之後每泡可依個人口味增加10~20秒,直到茶香散盡為止。

 

冷泡茶也越來越受歡迎,建議茶葉與冷水比例約為1:50,放入冰箱冷藏約4至8小時。

 

若茶種為包種茶或花香型烏龍,也可先以熱水輕沖再冷藏,可更完整釋放香氣。

 

透過正確的沖泡方式,才能將每一款茶的層次與精華完整展現出來。

 

台灣高山茶園

 


台灣茶的國際地位與選購指南

 

台灣茶不僅在本地市場深受信賴,也逐漸在國際展會、比賽與市場中累積口碑。

 

高山茶因其生長條件與製程嚴謹,口感回甘、不苦澀、耐泡度高,被視為高品質茶的代名詞。


此外,咖啡因含量較低的特性,對於腸胃敏感者而言也更為友善。

 

建議選購時,優先考慮具備以下資訊的產品:產地來源清楚、茶種與品種標示完整、具備SGS檢驗或溯源農糧產品標章。


優質品牌如 HOFFE COFFEE,近年來直接跟台灣茶農合作,以100% 台灣高山茶為訴求,並透過嚴格品質控管與線上推廣,讓台灣茶更容易走進大家的生活。

 

這些都是選擇安心茶品、支持在地茶農的方式,也是參與台灣茶文化最直接的實踐。

 

 


從一杯茶,開始認識一座山

當我們沖泡一壺茶時,也是在與一座山的風聲、雲霧與土地對話。

 

邀請你透過 HOFFE COFFEE 精選的台灣茶系列


從選擇、沖泡到品飲,一步步體會台灣茶真正的美好與深度。

 

👉 前往 台灣好茶賣場選購


👉 認識 HOFFE COFFEE

 

2025杉林溪春茶

 

👉 回首頁

 

👉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