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要想做出一杯好喝的精品手沖咖啡,關鍵在於控制咖啡沖煮過程中的變因。
常見的過苦、過酸、過淡、過澀等風味缺陷皆是因為萃取控制不善所引起。
所謂的萃取,是靠液體彼此間溶解度的差異,使其內含物質分離的一個過程。咖啡有 30% 的可溶解物質,
常見的有乳酸、蘋果酸、綠原酸、咖啡因等等。
這些物質會依序散發出酸、香、甘、醇、苦、澀等不同風味,隨著彼此間溶解度的不同而分段釋出,最終
得到一杯層次感豐富,風味香醇的咖啡。
我們可以將原本咖啡粉重量減去沖煮完的"乾"咖啡粉重量再除以原本咖啡粉重量,就可以得到溶解物
占總重之比值,也就是萃取率。
根據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所提出的金杯理論,好喝的咖啡萃取率介於 18% – 22% 之間。
濃度指的是溶解物質在咖啡中佔的百分比,公式如下:
而根據金杯理論,完美的咖啡濃度應該落在 1.15% – 1.35% 的範圍。如果以應用範圍廣的"粉水比"來說,
1:15-1:22 都可以籠統的稱為金杯理論範圍。不過實際應用上大都會以 1:15 作為一個標準值,上下增減
去調整風味。
一般來說淺焙豆適合用 92 – 96 度間的水沖煮,高水溫容易讓油脂產生香氣,也能夠讓咖啡風味的分子活化,
提升萃取速率。但是因為萃取時間短、速度快,所以需要較多的沖煮經驗去控制萃取環節。因為溫度高,咖
啡中的各種物質快速釋出,容易萃取過度而產生苦澀味。
中焙豆 HOFFE 則會建議以一般手沖咖啡標準的 92 度上下去做增減。中焙豆算是風味相對穩定的焙度區間,
以中間水溫去萃取,口感溫順、厚實,是普遍台灣人喜歡的精品手沖咖啡風味。
深焙豆本身因為碳化較完全,孔洞較多,十分容易萃取出咖啡物質,因此適合用較低溫的水,約 85 – 90 度間。
這樣的水溫可以避免過度萃取,平衡整個風味系統。好的深焙豆容易會有甜感、低酸、香氣較為薄弱,油脂也
相對較少,有時容易會有醇厚度單薄之感。
精品手沖咖啡的萃取手法百百款,有常見的 一刀流、分段式、中央注水、攪拌法、金澤式、點滴式等等,
手法眾多且繁雜。
不論是何種手法,一定是要達到均勻萃取,咖啡風味才會平衡好喝,過酸或是過苦,都不會讓人喜歡。
至於這些手法,我日後再另外寫一篇文章詳述。
一杯咖啡裡面有98%是水,因此好的水質左右一杯咖啡的成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。一般我們會從它的TDS、
PH值、硬度、酸度等條件來評判。
無色、無味,不要有氯氣味道,PH值接近7,TDS在 150ppm左右,是比較理想的水質。還有水中的礦物質,
對咖啡風味也有影響。例如鈣離子可以凸顯出咖啡中圓潤厚重的奶油感風味,鎂離子則可以讓果香風味中的
檸檬酸和蘋果酸更明顯。
上述5大祕訣,影響一杯咖啡的好壞甚鉅,不過 HOFFE 建議我們只要了解其原則即可,不用太拘泥於這些數字。
畢竟咖啡是生活飲品,每個人的喜好各異,我們無須照本宣科,堅守不移。只要抓住重點,多嘗試,就可以找出
自己的喜好,再依這些原則去做調整,就可以沖出自己滿意的咖啡喔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