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咖啡因與健康老化
三十年研究揭示的核心關聯。
一項追蹤近五萬名女性、長達三十年的研究,於 2025 年 6 月 2 日在「美國營養學會年會」發表,首次以規模化數據深入揭示:「咖啡因攝取與健康老化之間,存在明顯且正向的關聯」。
👉 資料來源
研究指出,每日適量攝取咖啡因的女性,在年長後更有機會保有身心健康與生活自理能力。
顯示咖啡因在人體老化過程中可能發揮保護作用。
哈佛大學發表於《Nurses’ Health Study》的長期研究,發現中年時期每天飲用約三杯咖啡的女性,達到「健康老化」的機率最高。
👉 資料來源
咖啡因如何影響健康老化?
咖啡因是我們熟知的中樞神經刺激物,但它在健康老化中的作用,遠不止提神而已。
抗發炎作用:
咖啡因可降低身體慢性發炎指數,減少與老化相關的疾病風險,例如心血管疾病與神經退化。認知功能保護:
多項研究指出,長期穩定攝取咖啡因,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與執行力衰退的速度,並可能降低失智風險。代謝調節與胰島素敏感性:
咖啡因參與葡萄糖代謝的調節,有助於預防與年齡相關的第二型糖尿病。
這些生理機制,共同影響「健康老化」的各個面向,成為本研究中觀察到的重要生物學途徑。

健康老化的定義與研究重點
研究所採用的「健康老化」定義,嚴謹且具多面向標準:
- 未罹患11種主要慢性疾病
- 身體機能完整、能自理生活
- 認知能力正常,無失智或明顯記憶障礙
- 心理健康穩定,無重大情緒疾病
在這樣的背景下,研究團隊分析了不同咖啡因攝取量與健康老化的對應機率。
發現每天攝取 約 315 毫克咖啡因 的女性(約 1.5 杯大杯咖啡)最符合健康老化指標。
延伸閱讀: 冷萃咖啡怎麼泡?新手指南,一看就會自己做
咖啡因主要來源:為什麼是咖啡,而非其他?
- 超過 80% 的咖啡因來自咖啡
相較之下,茶與含咖啡因的汽水並未展現出顯著正效應。 - 咖啡本身含有其他活性物質
咖啡中的多酚類、抗氧化劑與其他生物活性物質,與咖啡因一同產生「加乘效應」。 - 脫咖啡因咖啡無同等效果
顯示咖啡因與這些成分必須共同存在,才能產生完整保護作用。
因此,「咖啡因+咖啡本身的複合成分」可能才是健康老化的關鍵組合。

咖啡因攝取建議量:維持在安全範圍內最有效
根據梅約診所建議:
- 每日咖啡因安全攝取上限為 400 毫克,約為三至四杯中杯美式咖啡。
- 本研究觀察到的最佳效益,出現在每日 1 至 3 杯咖啡的攝取量。
莎拉·馬赫達維博士補充說明:「50 多歲時若已養成適量飲用咖啡的習慣,未來在年長時仍保持健康的機率將明顯增加。」
健康習慣仍是基礎,咖啡因為其加分項
該研究同時控制了其他生活習慣變因,包括:
飲食模式(地中海型、加工食品攝取比例等)
運動頻率(每週運動次數與強度)
吸菸與飲酒習慣
即使在這些因素都納入調整後,咖啡因攝取與健康老化之間的關聯依然顯著。
顯示咖啡因有其獨立且穩定的正面影響。
對誰有效?誰又應該小心?
- 研究對象偏向白人、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醫護人員
結果對其他性別、族群與生活背景仍需補充性研究。 - 對咖啡因敏感、患有特定心律問題者需諮詢醫師
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攝取咖啡因,需個別評估。
👉 推薦通過SGS無毒檢驗的好咖啡
與其他研究一致:咖啡因保護力已逐漸獲得科學共識
- 2022 年研究指出:「多杯咖啡與死亡風險下降相關」
- 2018 年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顯示:「咖啡飲用者壽命較長」
這些都支持了咖啡因作為健康老化輔助因子的角色。
結語:咖啡因不是萬靈丹,但可能是長壽策略的一部分
這份歷時三十年的研究再次強調:
- 咖啡因攝取,若在安全範圍內,確實可能成為健康老化的一環
- 搭配完整營養、規律運動與心理調節,效果更佳
- 咖啡因+咖啡的複合效益值得重視,但不宜過量或獨立依賴
對已經習慣每天喝一至三杯咖啡的人來說,這不僅是生活的享受,也可能是促進健康老化的長期投資。
重點整理
- 咖啡因可透過抗發炎、認知保護、代謝調節,參與健康老化過程
- 每日攝取約 1~3 杯咖啡,最能達到正向效果
- 關鍵不只在「喝咖啡」,而是咖啡因與其他成分的綜合效益
- 需搭配健康生活習慣,效果才能完整發揮
- 非飲用者無須強迫開始,應依個人狀況評估
如你關心中高齡健康、生活品質或長期保健策略,這份研究值得你一讀再讀。
咖啡,從今以後,不只是提神,更可能是你健康老化路上的小幫手。
